客运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知识

1、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应遵章守法,规范操作,安全驾驶,文明行车,依法经营,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,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,不得使用伪造、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、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件。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应诚实、恪守信用,不得有欺诈行为。

2、为确保运输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,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应文明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地参与竞争。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状况对安全行车有着决定性影响。驾驶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之一。驾驶员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驾驶车辆,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。平和的心态、稳定的情绪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安全行车至关重要。

3、驾驶车辆由明处驶入暗处或由暗处驶入明处,眼睛有一个适应过程。驾驶员有眼疾或视力障碍时,不应该继续驾驶车辆。驾驶员不得在服用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。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于安全行车非常重要。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,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,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。

4、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过长或睡眠不足时,会出现疲劳。驾驶员就寝过晚,睡眠时间太少,第二天驾驶车辆时容易疲劳。车内温度过冷、过热,湿度过大,容易引起驾驶疲劳。车内噪声和振动严重,易引起驾驶疲劳。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,极易引起疲劳。

5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是预防驾驶疲劳的有效措施。驾驶车辆时应时常深呼吸和调整坐姿,以免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,而阻碍血液循环。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,要保证充足的燃油,避免在服务区之间耗尽。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前,应对驾驶室内、发动机舱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。

6、有弯道和坡道的匝道一般都要限制速度,应注意交通标志,按规定的速度行驶。车辆在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前,必须在加速车道上将车速提高到60公里/小时以上。进入高速公路匝道后,根据匝道的弯度掌握好转向盘,并将车速控制在限定的时速以下。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时,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驶。

7、高速公路上行车遇雨、雪、大风天气或者路面结冰时,应当减速行驶,速度可以低于规定的最低时速,纵向行车间距应适当加大。变更车道时,应提前减速并开启转向灯,确认安全后,再驶入指定的车道。在高速公路弯道行驶时,应尽量避免超车。

8、在高速公路下坡转弯路段禁止变更车道。驶入高速公路隧道前,注意隧道口的信号灯指示,选择绿灯亮的行车道作为入口。在高速公路隧道内不宜鸣喇叭,以防噪声影响其他车辆行驶。高速公路匝道、加速车道或减速车道上不准停车。高速公路上不准停车上下人员。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追尾事故,主要是由于前车突然制动或紧急制动,后车尾随距离太近造成。

9、出现险情时,驾驶员保持头脑清醒,情绪镇定,不惊慌,是做好避险的先决条件。在车速较低时遇到紧急情况,如条件允许,应优先考虑转向规避撞车,并采取必要的减速措施。行车中遇有紧急情况发生时,应及时减速,有效控制行驶方向。遇紧急情况避险时,可不受有关条例和各项管理措施的限制,甚至可采取平时绝对禁止的做法。

10、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转向失控的情况下使用紧急制动,容易造成翻车。制动突然失灵、失效时,要沉着冷静,握稳转向盘,立即松开加速踏板,并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。下坡路制动突然失效时,最好是利用道路边专设的紧急停车带停车。制动时前车轮抱死会出现丧失转向能力的情况,可能会出侧滑甩尾的情况,车辆行车制动失效后可使用驻车制动器减速停车,但不可将操纵杆一次性拉紧,出现制动失效后应以控制方向为第一应急措施,再设法控制车速。

11、下坡时制动突然失效后,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可用前保险杠侧面撞击山坡或固定物,迫使车辆停住,下坡时制动突然失效后,若无可利用的地形和时机,应迅速向低速挡"抢挡",利用发动机制动作用控制车速,因转向或擦撞引起的侧滑,不可使用行车制动。

12、车辆因轮胎漏气驶离行车道时,不要采用紧急制动,以免造成翻车或使后车因制动不及时而发生追尾事故,前轮胎爆裂,方向会立刻向爆胎车轮一侧跑偏,车辆发生火灾时,应将车辆停在远离加油站、建筑物、高压电线、树木、灌木丛及车辆或其他易燃物品的空旷地带,车辆使用含酒精的防冻液着火时,可立即用水浇泼着火部位,以冲淡酒精防冻液的浓度,救火时应脱去所穿的化纤服装,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,救火时,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,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。

13、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,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,并及时报警,事故现场有人身伤亡的,立即抢救受伤人员,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,应当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,在繁华或者重要路段发生事故,要服从执勤交通警察的指挥。煤油、碳化钙(电石)、酒精、硫磺、敌敌畏都属于危险化学品,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,不可用水扑救,扑救易散发腐蚀性蒸气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时,扑救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和相应的防护用品,站在上风处施救。